>>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直通一线
发自心底的自信——一个老记者眼中的海原(二)
2021-07-07 20:16:58   
2021-07-07 20:16:58    来源:宁夏新闻网

  在宁夏海原县采访的日子,天天都被一种重新认知颠覆着三观。

  在关桥乡华润新村,一排排二层小别墅鳞次栉比,高端大气。同行的老记们羡慕极了,一个个慨叹地说:“啥时候我们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就好了!”走进村民田小平家,无论是房间的布局,还是装修设计,比城里人还洋气。田小平85岁的老母亲孙玉莲盘腿坐在双人床上,见来了客人,连忙解释说,腿子疼,下不得地了,不好意思啊。她热情地和我们攀谈起来。我们进行了如下对话:

  “您老是个有福之人哪!儿子孝敬,把最宽敞明亮的房子给您住,您可赶上好时代了!” 

  “谁说不是呢!穿衣不忘织布人,吃米不忘种粮人,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党,感谢政府政策支持,帮我们盖了这么好的房子,我家几辈子见都没见过,让我给住上了!”

  “您老说得这么好,识字吗?”

  “我14岁就嫁到田家了,不识字,解放后在共产党办的扫盲班毕业,读书看报纸挡不住我!”

  哈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飘出了农家小院。

  脱贫示范户冯彦录原先是建档立卡户,在帮扶政策支持下,他饲养的西门塔尔高端肉牛,已经发展到10头,种了10亩苜蓿草,还种植玉米做青贮饲料,去年他主动申请退卡,如今他也盖起了新房,奔上小康。他兴奋地告诉笔者:“现在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只要是肯下苦,不愁赚不上钱。”

  树台乡红井村村民杨生祥的房子格外引人注目,高大的门楼用酱紫色的瓷砖铺就,显得很大气。一进大门,六间砖瓦房一字排开。掀开门帘一看,地上铺的瓷砖擦得锃亮,墙上贴着壁布,装潢得很是温馨。大门迎面的一面墙上用瓷砖拼起一幅巨型图画,画中一条笔直的公路伸向远方,公路两旁是绿树鲜花和鳞次栉比的新农村住房,飞机在上空翱翔,天空飘来四个字“金光大道”。杨生祥情不自禁地讲起了他家的脱贫致富经历。

微信图片_20210707194426.jpg

 树台乡红井村村民杨生祥家的厨房比城里人家的客厅大。

  50多岁的杨生祥不识字,前几年两个孩子小,家里缺劳力,岀去打工吧他又没什么技术,家里日子还在贫困线上挣扎。2014年,杨生祥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县上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培育形成“一村一业”“一人一技”的总体要求,在乡政府多次组织的技能培训班上,他的两个儿子学会了瓦工技术,并由政府介绍出去务工。杨生祥在培训班上学习了养殖技术,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他从基础母牛、基础母羊开始养起,现在圈里已有5头牛,53只羊。目前杨生祥和妻子种着60亩地,主要种植的是苜蓿、高粱、玉米青贮、胡麻等。他的两个儿子依然在外面干瓦工。杨生祥指着占有他家一面墙的大幅图画说:“这是我两个儿子制作的,现在我们家的日子确实迈上了金光大道!”这种发自心底的自豪是杨生祥一家脱贫致富后真实情感的写照。

  摆脱贫困的杨生祥们可曾知道,为了乡亲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海原县委、县政府的各级干部付出了怎样的智慧和辛劳。

  为确保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县上先后召开88次县委常委会会议、78次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62次政府常务会、49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18次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中卫市的决策部署,研究脱贫攻坚事项。先后举办学习培训班45期,县乡村三级干部每年轮训全覆盖,统一思想认识,找准目标,激发内生动力。

  剩下的就是怎样带领群众干了。

  海原县委、县政府层层压实攻坚责任。成立书记县长“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设立脱贫攻坚指挥部,组建7个专项工作组、2个督战组、20个突击队,定期调度分析,及时跟踪问效。24名县处级领导包抓18个乡镇(管委会),与乡镇脱贫攻坚成效挂钩考核。18个乡镇(管委会)分别成立脱贫攻坚组织机构,设立专门办公室,固定专职工作人员。125个贫困村全部配齐驻村第一书记,每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2-3人。自治区、中卫市和海原县144个部门定点帮扶125个贫困村,5700多名帮扶干部每人帮扶3-5户贫困户,不脱贫不脱钩、不调整,自上而下建立完整的责任体系。

  狠抓特色产业培育,夯实稳定脱贫基础是海原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的共识。

  那么,什么才是海原县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呢? 海原县将其归纳为“有土”产业和“离土”产业。

  把具有传统优势和市场前景的高端肉牛、马铃薯、小杂粮、枸杞中药材、瓜菜“一主四特”产业,作为“有土”产业扶贫的主攻方向,提岀“增牛”“稳羊(考虑环境承载量因素)”出台“特惠+普惠”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建立联农富农机制,实施产业富民工程。

  高端肉牛养殖产业,可谓是海原县脱贫攻坚战的大手笔,真正是牵住了农户脱贫致富的牛鼻子。

  2012年底,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部署,由华润集团定点帮扶海原县。2014年底,华润集团立足宁夏海原县的实际情况,结合集团的资源优势,最终确定了《华润集团定点帮扶海原县发展五年规划(2014年-2018年)》,确定通过“产业扶贫、投资扶贫、人才扶贫、公益扶贫”等多个领域的扶贫开发,促进海原经济发展,改变海原落后面貌。

  海原县借助华润集团定点帮扶的机遇,县委、县政府和华润集团坚持高层引领,强化顶层设计,真正做到“海原所需,华润所能”。创新实施“基础母牛银行”模式。

微信图片_20210707194357.jpg

华润五丰养殖基地的育肥牛开饭啦!

  说起这个“基础母牛银行”,它可是在全县遍地开花,是最让群众尝甜头得实惠的一招妙棋。

  由华润集团和海原县政府一起挂牌成立肉牛产业集团,设立肉牛产业担保基金,成立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建成肉牛全产业链精深加工项目,形成基础母牛扩繁、品种改良、饲草料加工与配送、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疾病防治与疫病防控、精深加工与品牌营销和金融支撑的“6+1”产业体系,推动规模化、标准化、高端化、市场化发展。

  当时,华润集团捐赠3.85亿元人民币定向用于海原县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其中2.65亿元以资本方式用于草畜一体化扶贫项目建设,1.2亿元以赊销方式用于购买基础母牛,扩大当地的基础母牛养殖规模。华润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建立社会金融扶贫机制,建设“基础母牛银行”,通过发放无利息贷款,按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引导贫困群众发展养牛产业。海原华润农业有限公司向农户赊销优质基础母牛,户均3-5头,每头牛提供3年期无息借款6000元,3年后公牛以活畜称重每公斤不低于28元保底价的价格回购、抵顶农户借款,基础母牛继续繁育,滚动发展。农户需要出售基础母牛时,进行高价回购。这样既提高了农户基础母牛的质量和标准,解决了群众资金困难的问题,降低了养殖风险和压力,提高了农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农户自觉融入市场的发展能力。华润集团派专家亲临指导,把优质的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引入养殖场。截至目前,累计向12899户建档立卡户赊销32150头,户均养殖3头,带动培育10头以上养殖大户2484户;建成规模养殖场、专业合作社、家庭牛场227家;发展养殖示范村57个,全县肉牛饲养量由2016年的15万头增加到目前的30万头。

  由华润集团和海原县政府一起成立的“海原华润农业有限公司”,由华润五丰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工作。项目计划通过5年时间,实现全县新增基础母牛5万头,企业存栏育肥牛1万头,全年实现育肥牛出栏2万头的规模。由于西门塔尔牛块头大,平均每头牛重1.034吨,而且产肉率高。安格斯牛不仅产肉率高,而且还容易产雪花肉,这两种优质肉牛都可供给香港市场,每年供港1000头左右。目前海原华润农业有限公司是宁夏唯一的肉牛供港基地,共有27个育肥舍,现存栏5300头育肥牛。

  三河镇富陵肉牛养殖园区是个高端肉牛集中养殖园区,项目总规划面积180亩,分二期建设,第一期100亩面积已建成,建筑面积1225.8平方米,能容纳高端肉牛1000头。笔者赶到时,牛正在开饭,吃得好欢实。今年53岁的张德林看自己托管在园区的12头牛养得膘肥体壮,甭提心里有多高兴了。他兴冲冲地对笔者说,“现在党的富民政策好得很哪!农户的牛可以自己饲养,也可以托管到园区,养殖园区科学喂养,科学防病治病,运用科技手段集中养殖、集中管理,成活率高,上膘快,让农户稳稳地增收。”他打开手机里的视频对笔者说,“你看,养殖园区都和我们农户的手机联网着呢,前几天我们村里十几口人在村委会主任的带领下到北京转了一趟,我在北京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我家那12头牛的情况。我们登上了长城,还到了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你瞧,这是我们村委会主任领着他婆姨在天安门广场上浪得高兴着呢!这是我们一辈子头一次出远门,头一次坐飞机就飞到了北京。这不么,我们前天刚回来。”不用说,张德林还沉浸在北京之行的喜悦之中。

微信图片_20210707194412.jpg

在三河镇富陵肉牛养殖园区,科技人员在按比例给肉牛配比饲料。

  在种植业上,全县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扶持政策,强化科技支撑,打造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带动脱贫富民,全县马铃薯、小杂粮、枸杞中药材、瓜菜面积分别稳定在50万亩、35万亩、7.8万亩、15.5万亩,产业规模质量和增收效益稳步提升,形成了县有主导产业、村有支柱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格局。

  关庄乡党委书记祁国福告诉笔者,我们关庄乡有种植马铃薯的土壤优势,现在马铃薯已由传统种植迈向了机械化种植,从围垅、覆膜、播种、施肥、收获全部是机械化一条龙服务,种植户只需打一个电话,机器就开来了,庄稼地里不拴人,所以村上的年轻人照样能出去打工。过去农户东一块西一垅,形不成规模种植,现在是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几千亩,机械化显示出威力。品种也由过去的小而杂发展到大而优,品种主要以“后旗红”和“希森6号”为主,销售渠道也从单打独斗发展到网络+农户信息化模式,生产旺季时借助品牌优势网络在线销售,还利用窖藏反季节销售。去年全乡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占全县种植面积的90%,总收入1亿元。人均从马铃薯上获得收入1.18万元,占农民总收入的70%。产业格局已经形成,马铃薯已成为关庄乡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下一步我们将用3年时间把山上的梯田进行改造,由现在的3—5米加宽到15米左右,全部实行机械化种植,发展马铃薯的精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大力培育“离土”产业。立足全县人力资源优势,通过政策支持、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孵化等方式,引导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创业就业,培育形成了劳务输出、交通运输、剪纸刺绣、特色餐饮“四大离土品牌”,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

  在劳务输出上,实施技能拿证升级工程,通过“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劳动者选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方式,近5年培训5.2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5万人),培育劳务经纪人612人、中介公司30家、驻外劳务服务中心7个,建设劳务基地26个,建设扶贫车间31个,每年转移就业近10万人、创收10亿元以上,实现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有一名技能型务工人员在外稳定务工。

  在交通运输上,组建海原县道路货物运输协会,建设汽贸物流园区2个,培育货运企业86家、专业运输乡镇8个、运输村15个,货运车辆达到7576辆,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达到2.8万人,走出一条短平快的脱贫致富之路。

  在剪纸刺绣上,建设剪纸刺绣孵化基地、扶贫车间和电商平台,培训刺绣剪纸人员4200人次,有1500多名贫困家庭妇女经过培训从事剪纸刺绣。

  在特色餐饮上,突出海原特色餐饮品牌,支持在区内外开办海原特色餐饮门店达到2600多家,带动1.8万人实现稳定就业。

  宁夏鑫兴明物流有限公司就是在海原县着力打造“宁夏交通运输产业第一县”政策引领下于2019年成立的。成立之初就与中国平安银行银川分行建立购车贷款合同关系,银行以不高于4厘的年利率提供最高不超过80%购车款的贷款服务。截至目前,公司共按揭销售半挂牵引车60余辆,有效带动了本地近100人稳定就业。据统计,公司半挂车辆每年营运毛收入均在30万元以上,纯收入在20万元左右,成为当地群众家庭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今年43岁的马玉杰和45岁的马俊国都是半挂牵引车的车主兼司机,他们分别再雇一名司机轮班开,主要是从新疆将棉纱拉到广东,再从广东将货物运到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长年奔波在这条交通运输线上。问他们能赚上钱吗?在场的好几个司机抢着回答:“赚上呢么,不赚钱谁跑这么远干啥呢!”那种自信是发自心底的。

  海原县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脱贫富民工程,全县28630户112086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全部脱贫退出,125个贫困村全部稳定脱贫出列,2020年3月退出贫困县序列,2016年-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为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者陈凤兰,系宁夏日报报业集团退休高级记者,现任宁夏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编辑】:杨洲
【责任编辑】:石卿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